绪川りお 全国“双创周”前夕,位于杭州钱塘新区的杭州医药港公布了最新发展“成绩单”:聚集各类生物医药企业798家,年产出规模305亿元。大力推进“名校名院名所”工程,西湖大学获教育部批准成立,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城西科创大走廊南湖科学中心启动建设,之江实验室首批5个研究中心挂牌,阿里达摩院“4+x”实验室模式初步建成。
截至2018年底,全市备案的大学生创业企业达到1.6万余家,共集聚创业大学生3.4万多人、带动就业6.5万多人;杭州累计发放大学生创业补贴6.95亿元。 然而,生物医药产业关乎国民健康大计,又是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的关键性产业之一。
在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秦诗立看来,“新四军”已成为杭州人才的供给之源,而遍布杭州的特色小镇、双创空间,是人才的“培训基地”,保证了杭州双创的人才供应。 十年磨一剑,如今第四轮“杭州大学生创业三年行动计划”已到收官之年,杭州不仅是教育部命名的首批“国家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还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创业先进城市”称号。
杭州医药港 6条“链”—— 构建“创新服务综合体” 2018年5月21日,对于所有杭州生物医药企业来说,这是个“大日子”——杭州医药港建设正式启动。”帝工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徐建华表示。
然而,生物医药产业关乎国民健康大计,又是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的关键性产业之一。 “九源基因、中泰生化、澳亚生物……”杭州医药港小镇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说,最早入驻的企业,多数以生产为主,无论是规模还是效益,都远远无法与现今的“巨头”相比。
”凌科药业(杭州)有限公司CEO万昭奎说,入驻杭州医药港后,这里细致周到的服务,让他感动不已。 网站全面展示双创活动周杭州主场活动,设置了新闻资讯、直播展示、创业与杭州等资讯栏目,以及活动周介绍、展会指南、双创政策等服务类板块。
金沙湖 20年—— 开拓空间悉心造“梦” “以创业创新而言,生物医药无疑是最具挑战性的产业。第六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总决赛现场杭州市高新区(滨江)人社局供图 深植双创基因 为人才培育双创“沃土” “杭州民营经济发达,那就是最早的双创。
从人才来看,阿里系、高校系、浙商系、海归系的“新四军”已成为杭州人才的供给之源,尤其是,遍布杭州的特色小镇,是人才的“培训基地”,保证了杭州双创的人才供应。 更有服务链。
”凌科药业(杭州)有限公司CEO万昭奎说,入驻杭州医药港后,这里细致周到的服务,让他感动不已。另一方面,杭州将弥补有人才高地但缺乏高峰的短板,努力招引“高峰”人才,引领创新。
人才是数字经济发展最为宝贵的财富。奕安济世生物药业实验室 浙江新闻+ 杭州钱塘新区生物医药大事纪 2015年12月2日 下沙东部医药港小镇获批首批杭州级特色小镇。
人才是数字经济发展最为宝贵的财富。联盟已经开发投用的“浙江省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转化平台”,拥有“信息与知识产权”等五大模块,将打破不同区域间生物医药企业的“合作壁垒”,使联盟内的企业迅速联动起来。
从营商环境来看,国际通行的“国际化、便利化”指标,一直是杭州努力的方向。 人才是数字经济发展最为宝贵的财富。
人才是数字经济发展最为宝贵的财富。正在打造“独具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的杭州,正面向未来谋划更宏大的人才版图。
第六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总决赛现场杭州市高新区(滨江)人社局供图 深植双创基因 为人才培育双创“沃土” “杭州民营经济发达,那就是最早的双创。第六届中国杭州大学生创业大赛总决赛现场杭州市高新区(滨江)人社局供图 深植双创基因 为人才培育双创“沃土” “杭州民营经济发达,那就是最早的双创。
从“零”到“798”,杭州钱塘新区用了近20年。 各路精英纷至沓来,离不开杭州自主培育和大力引才引智“有形之手”的主动作为。
在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秦诗立看来,“新四军”已成为杭州人才的供给之源,而遍布杭州的特色小镇、双创空间,是人才的“培训基地”,保证了杭州双创的人才供应。此外,特色小镇体验行、小镇创客厅、筑梦服务站、天天新物种、“潮头立”创新创业影像展等特色主题活动也在网上逐一精彩呈现。
杭州市人社局有关处室负责人告诉我们,当时的杭州市委市政府就将大学生作为一支重要的创业生力军进行培育。 网站全面展示双创活动周杭州主场活动,设置了新闻资讯、直播展示、创业与杭州等资讯栏目,以及活动周介绍、展会指南、双创政策等服务类板块。
从“新金融”来看,杭州充分发挥了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活跃的优势,给创业创新不断注入“活水”。杭州已经形成了高校系、阿里系、海归系和浙商系为代表的年轻化、高素质、有活力的创新创业“新四军”。
”凌科药业(杭州)有限公司CEO万昭奎说,入驻杭州医药港后,这里细致周到的服务,让他感动不已。 据杭州市科技局统计,杭州的双创空间已有4800多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达6万多家。
“然而,当时的杭州经济 技术开发区,仍然想方设法创造空间,提供服务,悉心培育这些生物医药企业。 2019年5月10日 中国药科大学(杭州)创新药物研究院挂牌。
”杭州医药港小镇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 进入新世纪以来,从“天堂硅谷”到“一号工程”,从建设创新型城市到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再到如今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杭州数字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到强,走在全国城市前列,也成为杭州依靠创新树立起的金字招牌。
在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秦诗立看来,“新四军”已成为杭州人才的供给之源,而遍布杭州的特色小镇、双创空间,是人才的“培训基地”,保证了杭州双创的人才供应。杭州医药港 杭州城东,拥江而发,一座生物医药产业高地正在迅速崛起。
在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秦诗立看来,“新四军”已成为杭州人才的供给之源,而遍布杭州的特色小镇、双创空间,是人才的“培训基地”,保证了杭州双创的人才供应。”杭州医药港小镇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
“除了引进、研发先进技术和项目,我们还致力于成为教育的桥梁。 2019年5月16日 总投资56亿元的天境生物公司抗体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签约落户。
杭州还制定出台《加强众创空间建设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杭州市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业态创新等产业公共服务的创新平台。 据杭州市科技局统计,杭州的双创空间已有4800多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达6万多家。
“双创”这个词当选2018年度经济类十大流行语,这两个字的背后,是无数怀揣着梦想的创客们的拼搏故事。 例如,金融链。
正因为领先的营商环境和产业生态,目前,杭州医药港以平均每天新增一家生物医药企业的速度快速集聚产业群,刚刚过去的一年,这里累计获得药品临床批件78个,上市医疗器械436件,达到 省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据杭州市委组织部提供的数据,2018年新引进高层次人才、应届高校毕业生11.4万名,增长16.2%,全市人才总量达到242万人;累计引进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3.5万人、外籍人才2万人;新增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4名,省“特级专家”3名,累计入选数分别为272名、8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和全省首位。
这里有药明康德等大企业共同建设生物抗体平台、基因编辑与细胞治疗平台、创新小分子药物平台和动物实验中心、临床实验中心等五大平台,以公共服务的形式,从供给侧引导创 业创新。 2018年5月21日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市政府正式授予“杭州医药港”称号。
浙江在线-杭州频道6月1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戴睿云张彧)春夏之交,西子湖畔的创新创业活动,如同杭州的天气一样热情—— 6月2日,“创客天下·2019杭州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来华留学生专场暨浙江省外国留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下城区新天地跨贸小镇举行。 作为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首位的城市,杭州张开双臂欢迎创新企业和创客在这里扎根生长;作为2019年全国双创活动周的主办城市,杭州已经为来自海内外的嘉宾朋友备好了丰富的活动内容。
探索搭建在杭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力度。杭州市人社局有关处室负责人告诉我们,当时的杭州市委市政府就将大学生作为一支重要的创业生力军进行培育。
” 技术改造补贴、生产规模扩大补助、人才引进专项配套……针对生物医药产业,当时的杭州经开区,成为了杭州乃至全省最早出台创业创新政策区域之一;借助区域内14家高校的科研优势,这里又率先进行了共享实验室、鼓励校企项目合作等尝试,大力构建生物医药产业生态。杭州“最多跑一次”等举措,充分深化改革、减政放权,无论是企业注册“半日结”、还是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最多100天”……这些“关键指标”,都彰显了杭州营造透明高效政务服务环境的决心。
2017年9月8日 华海药业生物制药及研发中心项目签约落户。如今,吸引各类人才进行创业创新,已经成为杭州城市的一种基因。
杭州的人才“家底”为创业创新提供坚实基础。“从我们致力研发的针对脑中风的新药而言,前期需要科研成果,中期需要反复试验,后期需要生 产销售,绝非一位创业者或者一家企业能够独立完成。
作为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首位的城市,杭州张开双臂欢迎创新企业和创客在这里扎根生长;作为2019年全国双创活动周的主办城市,杭州已经为来自海内外的嘉宾朋友备好了丰富的活动内容。 人才的竞争力,决定城市的竞争力。
人才是数字经济发展最为宝贵的财富。 展望未来,杭州的创业创新有后劲:之江实验室、北航研究院等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纷纷落户杭州。
杭州还将扎实推进“三名工程”建设。 目前,杭州的创业创新呈燎原之势——大创园、留创园、外国人创业园和良仓孵化器、极客创业营、六和桥等一批为数字经济相关领域初创企业提供孵化服务的双创平台竞相涌现;除了市中心外,临平、杭州城西、钱塘新区、滨江,都孕育了创业创新的新增长点和未来的爆发点……适合各类人才的众创空间和市场化孵化器层出不穷。
奕安济世生物药业实验室 浙江新闻+ 杭州钱塘新区生物医药大事纪 2015年12月2日 下沙东部医药港小镇获批首批杭州级特色小镇。 目前,杭州的创业创新呈燎原之势——大创园、留创园、外国人创业园和良仓孵化器、极客创业营、六和桥等一批为数字经济相关领域初创企业提供孵化服务的双创平台竞相涌现;除了市中心外,临平、杭州城西、钱塘新区、滨江,都孕育了创业创新的新增长点和未来的爆发点……适合各类人才的众创空间和市场化孵化器层出不穷。
第三方平台统计,杭州人才流入率、海归人才净流入率已连续两年居全国城市首位。杭州的党委政府对双创培育拥有敏锐的嗅觉,早早谋篇布局。
金沙湖 20年—— 开拓空间悉心造“梦” “以创业创新而言,生物医药无疑是最具挑战性的产业。此外,特色小镇体验行、小镇创客厅、筑梦服务站、天天新物种、“潮头立”创新创业影像展等特色主题活动也在网上逐一精彩呈现。
和民企的发展类似,杭州人的创业某种程度上是被“逼出来”的。 从“零”到“798”,杭州钱塘新区用了近20年。
更有服务链。 人才是数字经济发展最为宝贵的财富。